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雷锋奖”,作为国家对志愿者、道德模范等楷模的最高奖项,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为祖国的蓬勃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李楚源说,雷锋是老百姓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榜样”,具有无可比拟的知名度和权威性,雷锋精神内涵也很丰富,设立国家“雷锋奖”,更加能够增强道德奖的影响力、示范力,推动雷锋精神始终与国人为伴、与时代同行。
他建议,可以像国家科技奖那样每年或每两年评比一次,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广泛宣传,把优秀学雷锋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等各类最美人物都统一纳入,作为对志愿服务者的最高褒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建议,加快推进志愿服务立法,为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
“加快志愿服务立法是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队伍发展、提质志愿服务工作的迫切需要。”龙翔建议从五个方面着手深入调研,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国家立法。具体包括以构建系统化、有序化的志愿服务工作为目标,全面优化并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专业化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化的服务理念,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整体效能提升和质量优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和完善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与联动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管理效率;秉持法治化原则,明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志愿服务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龙翔提出,应当重视并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及其活动的政策支持与实质性扶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接受捐赠等的有关规定,完善财政资金用于志愿活动各方面支出的范围、要求等。
此外,龙翔还建议,系统梳理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期间可能遭受的相关损害、伤害,细化明确各类责任归属,强化权益保障,对于恶意诋毁、侮辱志愿者的,要明确违法者担责的内容和方式。
(来源:央广网)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 “我国志愿服务的实践形态非常丰富,着眼于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把项目做实、体系建强、文化做大,推进志愿服务向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张朝晖直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就推进志愿服务国际交流、推动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走出去”建言献策,“对外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好地宣传习近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内不断加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能力、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队伍培养。” (来源:人民政协网)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集团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 今年杨永修代表准备向大会提交《实施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助力东北振兴项目》等五份建议。 杨永修将建议在国家“西部计划”项目中实施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东北振兴子项目,引导派遣大学生到东北就业,到基层一线就业,并通过相应政策扶持,引导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留在东北,为东北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来源:《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3期 )
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依旧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青少年身上,她准备提交“建立国家家庭教育公共平台”等提案。 郭媛媛建议由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形成合力,在妇联、教育部等主管部门指导下建设“全国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帮助。具体来讲,该平台可围绕网络管控、沟通技巧、亲子关系、习惯改善、心理健康等“痛点”为家长提供服务。其中,可引入教育类大模型,优化数字化工具,筛选和识别家长需求,由机器智能回答共性问题,分转给专家和志愿者回答个性化问题,为家长即时答疑解惑。 可以分年龄段、分专题、普适性地优化数字载体,更直接、便捷、精细地满足家长服务需求。郭媛媛认为,以“大模型+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机制,可线上筛选问题比较严重的家庭,通过志愿者到线下社区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以调解帮助化解矛盾。吸纳在心理、教育、社会等不同领域有资深经验的权威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以及志愿者,加入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家庭教育专业化、分级化、可持续的志愿者人才队伍体系。 (来源:新京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联副主席,上海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康城社区中心专职副主任张军萍 经过调研,张军萍委员发现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二、社区支持模式需要完善;三、社会支持不够。她提到,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仅靠政府部门和社区,他们的精力和财力还远远不够,需要社会机构特别是专业机构。 为此,她在提案中提出四条意见和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一套多领域合作的组织模式。现有体系下,缺乏一个主导部门形成合力。建议由民政部牵头,成立专门的孤独症儿童援助关爱体系,整合卫生、教育、妇联、残联等多个部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社各尽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格局,由此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筛查、评估、诊治、干预、教育、照护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援助关爱服务体系。 2、培育一批孤独症援助社会组织。建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专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专项计划,开展孤独症早期筛查、康复、教育和家长支持等,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帮助孤独症儿童走上健康之路、求学之路和成才之路。同时,鼓励其他有爱心的企业或者机构成立孤独症儿童关爱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资源,编织一张孤独症儿童社会服务网络。 3、建立一批社区帮扶项目。建议在全国各基层街镇一级政府,通过积极创设包容性无障碍环境,组织设立专业的社区支援中心等形式,接纳孤独症儿童进行有效的社区康复,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社会适应性,尽早融入社会;在街道或者社区设立关爱空间点位,联合公益组织开设公益课程。邀请医生、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家长,举办讲座普及专业知识、家长养育技巧等知识,在为家庭赋能的同时,让家长有喘息机会。 4、培养专业人才。建议民政部门建立专家智库,组织系统专业培训,切实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 彭静委员建议在“生产”“生殖”等前端行为的政策支持基础上,强化对“养育”“抚育”等后端行为的系统支持,从而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生育政策体系,通过社会协同来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她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做实家庭养育的时间保障;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家庭养育提供多元资金支持;三、发挥社会助力,强化生育支持政策的服务保障;四、探索“自愿而非强制”导向的用人单位女性职工关爱新办法,引导用人单位探索生育女职工弹性工作机制,允许女职工以“经济补偿性辞退、停薪留职、非全日制工作、远程办公”等方式度过生育哺乳期(分娩后一年)。 其中在建立社会协同支持机制方面,她建议: 在社会面上引入社区托幼、到家服务、家庭互助等灵活做法,与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实行联动,为家庭提供多元化时间选择。 同时,建议完善儿童津贴制度,借鉴德国、俄罗斯等国经验建立母亲养老金制度,对于生育女性在养育子女期间(如两年内)自动计为参保年限并免缴费义务,退休时与工作期间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待遇。 此外,建议推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幼班,将2-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以公立机构为主的普惠型幼教体系。并且引导有条件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通过自办、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提供面向职工的日托服务、应急宝宝屋等学龄前儿童照护,实现“职场女超人”和“中华好妈妈”的兼顾。 (来源:律师彭静百度账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 为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民应急救护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国急救宣传日”的提案。 在他看来,设立“中国急救宣传日”,有利于“营造‘关注急救、参与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提升社会应急救护联动能力,积极构建‘现场-院前-院内’急救全链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具体来说,首先,明确“中国急救宣传日”时间和主题。将每年1月20日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以纪念我国第一部急救电话“120”于1994年1月20日在北京正式启用。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主题,强调急救之于宝贵生命与美好生 活的重要性、必要性,激发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责任感。 第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在“中国急救宣传日”期间,广泛宣传急救的意义、方法等,提高公众对急救的认知和关注,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开展社会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技能竞赛。鼓励社会急救力量深入基层普及急救知识,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开展各类培训,教授急救技能,培养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对学生、教师、公务员、社区网格员等重点人群的培训,使之成为急救工作主力军和示范带动者。同时,将急救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将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必修课,急救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必要科目,考取应急救护证作为驾驶员和就业者必要条件。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多渠道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培训,扩大急救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三,推进院前急救联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参与急救事业,建立多元化急救联动机制,引导并规范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与红十字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服务站点,在融媒体领域建立宣传平台,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急救联动格局。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如对社会急救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等给予经费补贴、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对社会急救行为给予法律保护、道德支持、社会认可等。 第四,优化急救资源配置。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将院前医疗急救纳入公共预算支出,加强中西部、乡村等地区急救网络建设,实现乡(镇)急救中心(站)全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和急救服务半径。加快布局县、乡(镇)、村三级“独立型”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统筹城乡急救资源配置,探索急救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行机制,提高急救资源利用率。 第五,加强院前急救体系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网络急救系统,以数字化技术连接社会力量,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时代应急新格局。一是建立急救志愿者管理平台,并将其与120等急救机构实现联动。二是建设AED智能管理平台,方便公众最快时间找到AED等急救设备,并将设备信息联通至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有效衔接。三是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公众急救设备、志愿者、急救机构信息与通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信息的互联共享。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向大会建议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等,加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力量建设,发挥社会救援力量在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张俊杰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力量建设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的体系。针对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目前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自筹或社会募集,缺乏稳定持续的资金、装备、场地等保障的问题,应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志愿服务的专项财政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并提供必要的物资装备和场地,建立以政府拨款、市场捐赠、社会捐助结合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模式及资金支持网络。 张俊杰建议,通过薪酬分配、补偿机制和物资保障方面加大对社会应急力量的投入,建立起市场、社会回馈激励的资源网络。要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制度,建立同一志愿者异地志愿服务积分互认互换机制。进一步制定、执行及监督针对志愿者在就业招聘、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环节优先地位的细化措施,并对应急志愿服务参与灾害救援成果进行重点表彰,培养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激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公共安全事件事发突然,集结队伍较多,因信息不对称、准备不足、缺乏协同等,易出现多头指挥、协调不畅。”张俊杰建议探索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志愿服务指挥协调机制,强化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加强沟通联动、信息共享,完善应急规范化流程,提升应急状态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动员能力。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2024年全国两会,王焰新代表拟提交《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的建议》。 王焰新建议: 一、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创新。建议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一案三制”为抓手,从应急教育体系、应急科技支撑和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体系建设提供系统可靠的技术和方法。建议加快布局应急管理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二、突破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建议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聚焦灾害事故防控基础问题,强化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开展重大灾害科学考察与调查,整合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运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灾害态势、打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实施重大灾害事故防治、重大基础设施防灾风险评估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制定国家重大应急关键技术攻关指南,加快主动预防型安全技术研究。依据各类灾害情境下的救援需求,了解各类救援任务的痛点难点,开展救援装备科技攻关。 三、推动应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应急科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应急管理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引领,加快健全主动保障型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应急管理科技配套支撑链条。整合优化应急领域相关共性技术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统筹布局应急科技支撑平台。完善应急管理领域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制度,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助力应急科技成果的落地和推广应用。 四、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快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构建应急科技人才网络。完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体系,培育复合型青年管理人才,提高应急管理专业化水平。建议应急管理部与教育部合作,建立应急管理领域人才培养共同体,并把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纳入应急管理部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应急产业创新,以产业集聚人才,用人才发展产业,着力夯实青年产业人才基础。健全应急动员和资源保障机制,增强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化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格局。 五、推进应急科普长效机制建设。平时多科普,“战时”少损失。应急管理部门应推进应急科普长效机制建设,探索把科普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做到“平战结合”。各级政府应重视应急科普场馆、应急演练和应急科普作品创作的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应急科普理念、制度、内容、方法改革创新,将安全素养、应急素养等纳入科学素质建设;针对重大安全等问题,各级政府要提升科普工作应急服务能力,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应急科普研究与实践、应急科普作品创作,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各地科协应组织发挥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优势,参与科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条:践行志愿精神 彰显巾帼力量
下一条:海外中国青年:以青春之力践行报国之志 |
返回列表 |